黄、赌、毒案件增多的原因和对策
作者:杨汉伟 瞿东芹   发布时间:2012-08-17 10:58:38

    今年以来,某区检察机关共受理组织卖淫罪、介绍、容留卖淫罪、传播性病罪、传播淫秽物品罪等案件10件13人,贩卖毒品案3件4人,开设赌场罪3件5人。从数据分析看,黄、赌、毒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。

  一、黄、赌、毒违法犯罪上升的原因是:

  (1)经济发展的影响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,人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,在积累了雄厚的物质财富的情况下,不少公民不注意提升精神追求层次的话,就出现了“饱暖思淫欲”现象。

    (2)价值观念巨变的影响。自改革开放以来,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必然导致人们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。具体表现在一贯遵从的价值观念受到了质疑和否定,新旧价值观念间存在尖锐的冲突,人们在选择价值观念时显得举棋不定,无所适从,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盲从状况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,整个社会对“黄、赌、毒”现象出现了极强的宽容心理,与历史上对这类现象同仇敌忾的局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。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如“金钱万能论”、“商品拜物权”、“一切向钱看”等意识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。特别是在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今天,也刺激着一些企图“快速致富”的不法分子从事“黄、赌、毒”违法犯罪活动。

  (3)个体心理和生理因素的影响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的引入,虽提高了效率,但对人的精神和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,如果调适不好,就容易出现与现实不适应的心理危机和精神抑郁。一旦遭遇挫折,他们很容易以“黄、赌、毒”的方式来逃避现实和排遣心中的郁闷,有的甚至以此来表达个人的反叛情绪。

    (4)防控机制弱化的影响。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经济的转轨,人员的流动日益频繁,个人的自由度增强,我们的社会出现了诸多管理上的“盲区”、“漏洞”和“死角”。虽然我们提出了综合治理的模式,但从实际效果上看,存在的问题还不少。如一些部门和领导在“黄、赌、毒”问题上口头表示重视,但实际行动中持“无碍大局论”、“难免论”、“难扫论”、“利大于弊论”甚至是“娼(赌)盛繁荣论”,对查禁工作采取消极、抵制的态度。管理和查处上措施不到位,造成娱乐场合和服务性场所建得太多太滥,同时缺乏管理的长效机制,或只重处罚而轻管理、轻教育,造成罚了放、放了罚的恶性循环局面。总的说来,这是一手硬,一手软造成的恶果。

    二、对“黄、赌、毒”违法犯罪的防治对策

   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根治“黄、赌、毒”也难毕其功于一役,要看到这一斗争的长期性、复杂性和艰巨性,同时也不能消极坐等,应协调各方面的力量,群策群力,共同把扫除“黄、赌、毒”的工作做好。

     (一)净化社会环境,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。以思想为先导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是根治“黄、赌、毒”的前提条件。正确的价值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,是靠外界的灌输和教育以及自身的修养才能培植和养成的。这要求全社会都要重视思想道德建设,大力弘扬社会正气,要能主动控制思想文化的阵地,不断推出正面的、健康的、有益的思想文化产品,真正按照“以科学理论武装人,以正确舆论引导人,以高尚精神塑造人,以优秀作品鼓舞人”的要求,发挥思想文化阵地在纯洁人的心灵、净化社会环境中的重要作用。

   (二)统一认识,落实各项硬措施。坚决扫除“黄、赌、毒”等社会丑恶现象,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目标之一。“建设物质文明关键在党,建设精神文明也在党。”扫除“黄、赌、毒”的工作关键在领导,领导的关键在认识。扫除“黄、赌、毒”的工作是否得力,是否取得实效,与各级党委、政府重视程度的高低和领导力度的强弱有着重要关系。

   (三)加大场所整治力度,严密人口管理。预防“黄、赌、毒”案件的发生,必须把工作的重心前移到管理环节,通过严密管理来减少案件的发生。

  一是加大场所整治力度。公共场所,尤其是娱乐场所和服务性场所,往往是“黄、赌、毒”活动的主要地点,加强对这些场所的集中整治并坚持经常性的管理检查,是防治“黄、赌、毒”问题的有效手段。

  二是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。针对目前从事“黄、赌、毒”的人员多系外来流动人口的现状,首先是要搞好出租屋的管理。要本着“保护合法,取缔非法,打击犯罪,维护治安,服务经济”的指导思想,理清管理的思路,同时建立一支可靠的管理队伍以及落实经费保障。其次要做好流动人口的登记发证工作,把底数摸清,把其纳入到常住人口的日常管理中来。再次,要建立严密管理的责任制。“谁用人谁负责”,“谁租屋谁负责”,发生问题追究管理部门和屋主的责任。

   (四)深入持久依法严厉打击,重塑法律权威

  一是要完善惩治“黄、赌、毒”的法律体系,为依法治理提供前提。依法治理所依之法必须是良法,否则法律执行的后果比不执行还要糟糕。尽快建立完善高质量的法律体系实属深入持久打击“黄、赌、毒”活动的当务之急。

    二是要有法必依,关键是执法必严,为依法治理提供基础。必须切实解决好关系风、人情风干扰执法和以罚代刑、重刑轻判的问题。

  三是要首先从国家公职人员厉行禁止。从近些年来“黄、赌、毒”不断蔓延的情况看,正因部分基层党政组织及领导干部见怪不怪,有的公职人员甚至带头参与,在社会上产牛了一种示范效应。比如前一阶段轰动全国的习水嫖宿幼女案等。因此,我们必须要从维护政权长治久安的政治高度,采取严厉措施打击公职人员的涉“黄、赌、毒”行为。

  四是搞好收容教育、强制戒毒、社会帮教和就业安置,切实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。目前收容教育和强制戒毒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,如人员、场所和经费紧张、收容期过短以及偏重劳动、轻视教育等。因此要加大对收容教育、强制戒毒的经费投入,及时解决面临的问题,从而保证良好的效果。对涉“黄、赌、毒”的违法犯罪人员回归社会后,全社会要继续做好教育引导工作,巩固矫治的成效。这方面应出台一些硬措施,如与有关社区和单位签订责任状,明确职责和任务,规定硬指标,对不尽职守、发生问题的部门和单位要坚决予以追究,务使帮教措施得以落实。通过这种“一对一”的帮教,力使失足人员朝改过自新的方向良性发展。在做好帮教工作的同时,还要求全社会对失足人员不加歧视,关注他们的就业安置,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,让他们在劳动技能的培养和自食其力的过程中,彻底改造自身,重新做人,不再涉身“黄、赌、毒”违法犯罪。



责任编辑:孟圆

法律资讯 m.dyzxw.org